第11军指挥部,大厅内,华中地区军事地图几乎复盖了整个主墙面,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敌我态势。
日军与华夏军队的箭头犬牙交错,焦点直指地图中央——武汉三镇。
大厅中央,一张宽大的红木会议上铺着同样巨大的作战地图,与墙上的地图相互呼应。
桌子周围,坐着第11军的内核将领们,人人挺直腰板,表情肃穆。
他们的军服笔挺,领章上的将星在灯光下闪铄。
冈村宁次作为第11军司令官。坐在主位,面容冷峻,戴着圆框眼镜。
他的旁边是 吉本贞一少将,第11军参谋长。
他神情专注,面前摊开着厚厚的作战预案和情报汇总文档。
吉本参谋长首先起身,走到墙边地图前,拿起教鞭,开始介绍当前态势。
“诸君,自攻占金陵,彭城后,我军虽予敌重创,但国民政府并未如预期般崩溃,其内核机构及大量军队已退守汉城周边。
蒋政府宣称保卫汉城,正调集重兵,依托大别山、幕阜山、鄱阳湖、长江等天然屏障,构筑所谓马奇诺防线”
教鞭在地图上划过:“其第五战区李德林主力布防于大别山北麓至长江北岸。
第九战区陈辞修主力布防于鄱阳湖西岸、幕阜山至汉城以南地区。
总兵力预估超过百万,虽多为残兵与新编部队,但依托复杂地形和永备工事,不容小觑。”
他顿了顿,转向冈村宁次:“司令官阁下判断,迅速攻占汉城,摧毁支那政权内核指挥枢钮及剩馀主力部队,是迫使蒋政权屈服,结束中国事变之关键。
为此,我第11军奉命担任主攻,需以雷霆之势,突破支那军防线,直取汉城!”
冈村宁次微微颔首,接过话头:“诸君,武汉攻略,事关圣战全局。支那军虽众,但新败之馀,士气低落,指挥体系混乱,且分属不同派系,难以协同。
我军挟连胜之威,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此战,必胜!”他顿了顿,“然,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不可因徐州之顺利而轻敌。
武汉周边地形复杂,江河湖泊密布,攻坚战、山地战、渡河作战将成常态。
望诸君务必谨慎周密,奋勇向前!”
吉本参谋长回到桌前,拿起一份文档:“根据司令官阁下意图,参谋本部已拟定武汉攻略作战计划,代号乙作战。
其内核在于:兵分两路,沿长江及其两岸,形成钳形攻势,并行推进,会师武汉!”
他详细阐述作战部署:
江北兵团(主攻路线):
指挥官: 第11军司令官 冈村宁次大将 直接指挥
主要兵力: 第6师团(基干)、第10师团(一部)、第13师团、第16师团等精锐部队。
作战路线与任务:
以第6师团为先锋,沿大别山南麓与长江北岸之间狭窄信道,向黄陂、汉口方向猛攻。
此路线虽地势起伏,有支那军第五战区部队依托山地阻击,但距离武汉最近,一旦突破,可直捣内核。
第13、16师团等部,在其侧翼及后方跟进,负责扫清大别山馀脉之敌,保障主攻兵团侧翼安全,并攻占麻城、宋埠等重要据点。
此路目标:克服山地障碍,击溃李德林部,从北面及东北面压迫武汉。
江南兵团:
主要兵力: 第9师团、第27师团、第101师团、第106师团以及波田支队(台混成旅团,擅长登陆作战)。
作战路线与任务:
以波田支队为尖刀,在海军舰艇支持下,沿长江西进,逐一攻占沿江要塞,如马当、湖口、九江,打开通往武汉的水上门户。
第9、27、106师团等部,在长江南岸展开,沿瑞昌、阳新、咸宁方向,向武昌推进。
主要任务是击破第九战区主力于幕阜山地区,从南面及东南面包抄武汉
第101师团作为战役预备队,视情况投入江南或江北战场。
此路目标:突破鄱阳湖以西防线,溯江而上,协同江北兵团,合围武汉。
协同与支持:
海军第3舰队: 提供长江水道火力支持、运输掩护及登陆作战配合。
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 集中优势战机,夺取绝对制空权,对支那军阵地、后勤枢钮、交通线进行不间断轰炸,支持地面部队进攻。
炮兵、工兵、辎重部队: 加强给各主攻师团,确保火力优势与工程保障,维持漫长补给线的畅通。
各师团长就具体任务局域、渡河点、后勤补给线、与友邻部队的分界线等细节进行了确认和讨论。
会议室里充满了各种战术术语和地名。
待主要问题厘清后,冈村宁次再次站起身,双手撑在桌沿,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
“诸君!乙作战计划已明。此役,关乎帝国国运!望诸君牢记以下几点:
第一,速度! 不给支那军喘息之机,以连续不断的进攻摧毁其抵抗意志!
第二,协同! 陆海空紧密配合,各师团齐头并进,勿因贪功冒进而破坏整体布局!
第三, 武汉之战必为苦战,遇顽强抵抗,需发扬皇军武士道精神,以意志压倒敌人!
第四, 确保后勤,严肃军纪,减少非战斗减员,维持部队战斗力!”
他最后重重一拳捶在地图上的“武汉”位置:“全军务必奋勇!天皇陛下万岁!武运长久!”
“天皇陛下万岁!!”所有将领唰地起立,齐声高呼,脸上充满了狂热。
会议结束,将领们鱼贯而出,带着各自的作战任务,奔赴前线。
指挥部内,只剩下冈村宁次和少数高级参谋。
他走到窗边,拉开一丝窗帘缝隙,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
一场决定百万人命运的大战,就在这个闷热的夜晚,于这间灯火通明的指挥部里,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