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清晨,林风刚结束一场针对日军据点的沙盘推演,正与几位将军站在指挥部门前,讨论着兵力部署的细节。
就在这时,一名警卫营的军官快步走来,立正敬礼:“报告军座!营门外来了一位年轻人,自称……自称是您的弟弟林轩,刚从中央军校毕业,持十六期步兵科的毕业证书和分配函前来报到!”
“林轩?”林风猛地一怔,手上的动作顿住了。
他立刻对几位将军道:“你们先按刚才议定的方案准备,具体细节晚些再议。”
说完,他甚至来不及整理军容,便大步流星地朝营门方向走去。
参谋长王铭和几位亲近的僚属相视一笑,也好奇地跟了上去。
军座的弟弟来了,这可是件新鲜事。
营门处,哨兵们依旧持枪肃立,目光警剔。
但在他们的注视下,一个穿着黄埔军校夏季常服的年轻军官,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他肩上扛着少尉军衔,背着打好的标准背包,风纪扣扣得一丝不苟,脸上还带着几分青年学子特有的锐气。
他的容貌,与林风确有五六分相似,只是更显年轻,少了几分沧桑,多了几分蓬勃的朝气。
看到林风在一群军官簇拥下快步走来,林轩眼睛骤然一亮,立刻放下行李,以极其标准姿势,“啪”地一个立正,抬手敬礼,声音洪亮而带着激动:
“哥!……报告林军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期步兵科毕业生林轩,奉命前来报到!请指示!”
林风停在他面前,上下仔细地打量着他。
几年不见,当年那个跟在自己身后嚷嚷要当兵杀敌的少年,如今已然成长为一名英姿勃发的革命军人了。
他没有立刻回应军礼,而是伸出手,轻轻替林轩拂去肩膀上的灰,
“好小子!”林风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欣慰,
“长高了,也壮实了。终于从黄埔出来了,没给咱林家丢人。”
他这才抬手,回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军礼,“欢迎来到新一军。”
这时,林风才注意到林轩脚边放着的一个略显陈旧的皮箱,那是父亲当年用过的。
箱子上还贴着一张已经泛黄的纸条,边缘已经磨损。
这一幕,让他心头一软,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离家投军时的影子。
“一路过来,辛苦了。”林风的语气缓和下来,不再是面对下属时的威严,
“路上还太平吗?”
“报告军长!一路顺利!”林轩依旧保持着军姿,但眼神已经活泛起来,“就是过鄱阳湖的时候,遇到了鬼子飞机的侦察,躲了一阵。”
“恩。”林风点点头,战争的阴影无处不在。
“走,别在这儿站着了,先跟我回军部。”
他亲自领着林轩,在众多军官好奇而友善的目光中,向军部走去。
一路上,林轩忍不住好奇地打量着营地的一切:整齐的营房远处训练场上载来的喊杀声,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而又振奋。
回到军部,林风示意其他人先去忙,只留下参谋长在一旁。他让林轩坐下,又吩咐勤务兵倒水。
“分配函我看看。”林风接过林轩递过来的文档,快速浏览了一下,是军政部分配到第九战区,再由战区酌情安排到新一军的常规流程。
他放下文档,看着弟弟,目光变得严肃起来:“林轩,你既然选择了来这里,就要有心理准备。
新一军,不是镀金的地方。这里是前线,是真刀真枪和鬼子拼命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你虽然是我弟弟,但在这里,你首先是一名军人,是新一军的一名少尉军官!
不会有任何特殊照顾,明白吗?”
“明白!哥!”林轩猛地站起身,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报考黄埔,就是为了上阵杀敌!
我来新一军,不是来享福的,是来打仗的!我愿意从最基层干起,绝不给您丢脸!”
看着弟弟眼中燃烧的战意,林风心中既是欣慰,又有一丝难以避免的忧虑。
战场无情,子弹不认识谁是军长的弟弟。
但他知道,这是弟弟自己选择的路,也是这个时代无数热血青年的共同命运。
“好!”林风站起身,走到他面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有这份志气就好!我们林家,世代从军,报效国家是本分。
他沉吟片刻,对王铭说:“安排一下,让林轩先去补充团三连担任排长。告诉他们的连长,严格要求,一视同仁!”
“是,军座!”参谋长王铭应道,笑着对林轩说,“林排长,补充团可是我们新一军的新血溶炉,任务重,训练苦,你可要有个准备。”
“我不怕苦!”林轩大声道,脸上洋溢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林风看着弟弟稚嫩的脸庞,仿佛看到了当年在黄埔校园里意气风发的自己。
他心中感慨万千,挥了挥手:“去吧,先安顿下来。记住,多看,多学,少说废话。把你在军校学的东西,尽快变成战场上的本事。”
“是!”林轩再次敬礼,然后才在参谋长的示意下,提起行李,昂首挺胸地走了出去。
望着弟弟离去的背影,林风久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