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假期结束,周围的嘈杂声响慢慢消退,生活恢复了往日的步调。
初二下半学期的课程,就在这种平淡的日子里开始了。
那四个沉甸甸的红包,被陈悦珍重地放在了书桌抽屉的最深处。
他没有再提,姐妹俩也默契地没有再问,但这已成为三人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除夕夜的那句“我们都是哥哥的人”,始终在他的脑海里盘旋,引起的情绪至今未能完全平复。
陈悦觉得自己有点变了,自己对妹妹们的情感,貌似也有些质变了。
他会在她们皱眉想问题时,不声不响地递上一杯热度合适的牛奶。
会在学校里,在众人面前帮她们理顺略微散乱的头发与衣角。这些举动显得十分熟稔,让周围的同学感到羡慕,却又挑不出毛病,毕竟他们是名义上的“兄妹”。
而面对姐妹俩日渐明确、带着试探的亲密行为,陈悦发觉自己心里的界线,似乎在不知不觉间向后移动。
他不再感到慌张,只是用一种愈发温和的眼神注视着她们。
时间流逝,当季节再次走过冬季,当早春的寒意再次被六月的蝉声替代,三人度过了初三的时光,中考也即将随着热浪一同到来。
市一中初中部里的氛围几乎一夜之间被置换了成分。空气里那些轻松与欢笑被高度稀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名为“中考”的无形重压,沉甸甸地压在每个毕业生的心头。
走廊里,以往的嬉笑打闹声被行色匆匆的脚步和压低了声音的背书声所取代。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疲惫与不安,昔日活泼的眼眸里,如今只剩下对未来的期盼和对未知的恐惧。
教室后头的黑板上,用红粉笔写的倒计时数字,每一次数字的减少,都让那份焦灼更具象一分。
空气里混合着汗味、墨水味以及一种紧张的气息。
然而,在这片由焦虑和期盼构成的海洋中,陈悦三人的“小家”,却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安宁。中考的紧张气氛,似乎完全影响不到他们。
陈悦的情况自然不用多提,以他目前的知识储备,别说只是一个中考,就是现在把他空降到高考的考场,说不定也能轻松摘下一个状元回来。
对他而言,上学不过是为了陪着两个妹妹一起走完这段青春路程罢了。
而苏馨涵和苏馨妍两姐妹,靠着自己平日里积累的扎实基础,再加之陈悦这个“人形外挂”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对于即将到来的中考也是信誓旦旦。
这天下午的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安静,只能听到笔在纸上移动的摩擦声和刻意压抑的呼吸。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刷练习题,气氛凝重得象一块铁板。
唯有靠窗的角落,画风截然不同。
苏馨妍根本没看堆在桌上的卷子,反而将一本印刷精美的旅游杂志摊开,献宝似的凑到陈悦旁边,小声而兴奋地指着上面的图片:“哥哥你看,这座海岛真好看!书上说这里的沙子是粉红色的!”
陈悦侧头看了一眼,笑着点点头:“恩,有机会带你们去看看。”
另一边的苏馨涵,则捧着一本陈悦推荐给她的世界名着,看得十分入神。
他们三人的轻松姿态,与周围奋笔疾书的同学们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象是在一幅压抑的灰调油画中,硬生生嵌入了一块明亮鲜活的暖色局域,突兀,却又令人不由自主地将目光聚焦于此。
与陈悦三人的轻松拿捏不同,作为陈悦同桌的陈浩东,则完全是另一种状态。
进入初三下学期,他彻底收起了所有玩闹的心思。那个曾经咋咋呼呼、自称“悦哥头号跟班”的少年,此刻变得沉默寡言,十分专注。
他课桌上堆得象小山一样的试卷,还有笔记本里用不同颜色笔做得密密麻麻的标记,都在说明他付出的努力。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飞速流逝,六月的风带来了夏天的闷热,也带来了中考前最后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紧张感。
距离中考只剩下最后三天。
学校已经提前放假,让考生们回家调整状态。紧绷了几个月的弦,终于得到了片刻的放松。
这天夜晚,公寓里的灯光显得格外温暖。
陈悦三人正围坐在餐桌旁吃晚餐。
这顿晚餐,谁都没有谈论和考试有关的话题。
苏馨妍兴奋地规划着名考完试后每天的行程,从去电玩城打游戏,到去海边租一艘快艇。苏馨涵则默默地给陈悦夹菜,那份自然流畅,仿佛已是镌刻进骨子里的习惯。
在这种温暖又放松的氛围里,似乎没人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怀有丝毫的忧虑。
晚饭后,三人来到阳台。夏夜的风吹散了白日的燥热,带着一丝凉爽的惬意。
远处,城市的灯火汇成一片璀灿的星河,与夜空中的繁星遥相呼应。
一直安静的苏馨涵,忽然转过头,看向身边的陈悦。她的目光在闪铄的城市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而清亮,象一汪揉碎了星光的湖水。
“哥哥,”她轻声说,“等考完试,我们再来一次只有我们三个人的旅行,好不好?”
这个提议让陈悦微微一怔。他想起之前那趟漫长而充满了暧昧插曲的旅行,心里生出一种混合着暖意和些许特殊感受的情绪。
那次旅行让他想明白了很多事,也让他对三人间的未来,有了更多不愿深究却又禁不住期盼的遐想。
他看着苏馨涵眼睛里的那种纯粹的期待,又转头看看旁边同样满脸期盼的苏馨妍,内心变得十分柔软。
他举起手中的饮料杯,笑着说:“好啊。为了我们的高中生活,也为了我们的假期旅游,干杯。”
“干杯!”苏馨妍欢快地举杯,脸上的笑容比天上的星星还要璨烂。
苏馨涵也勾起唇角,露出了一个清浅而绝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