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采访(1 / 1)

清早,一队挂着新闻机构标志的汽车已经颠簸着驶入了新一军的防区。

《中央日报》的战地记者叶文瀚第一个冲向新一军的岗哨,他挥舞着记者证:"我们是来采访万家岭大捷的!林风将军在哪里?

就在这时,新一军参谋长王铭亲自前来迎接:"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林军长正在指挥部等侯。

记者们跟随参谋长穿过阵地,沿途的景象让他们既震撼又感动。

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阵地前堆积如山的日军装备、随处可见的弹坑,无声地诉说着刚刚结束的那场恶战的惨烈。

新一军指挥部设在一个加固过的山洞里,林风已经在那里等侯。

他身着笔挺的军装,胸前只简单佩戴着青天白日徽章,完全没有得胜将领常有的骄矜之气。

记者们纷纷低头记录。

林风走到作战地图前,简要介绍了战役经过。

当他说到新一军故意放开东线包围圈,诱使日军106师团进入埋伏时,记者们发出了一阵惊叹。

采访进行到一半时,李维明和另外几位高级将领也来到了指挥部。

记者们立刻将注意力转向了这位生擒丸山政男的师长。

他的轻描淡写反而激起了记者们更大的兴趣。

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从洞口传来,赵振华拄着拐杖走了进来。虽然他腿上的伤还在渗血,但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记者们立刻围了上去。赵振华绘声绘色地讲述起八十师在总攻时的英勇表现,说到激动处,他甚至挥舞着拐杖比划起来。

采访间隙,记者们获准到阵地上实地参观。

所到之处,士兵们无不挺直腰板,展现出中国军人最好的精神风貌。

在一个机枪阵地前,叶文瀚注意到一个年轻的士兵正在仔细擦拭机枪。

这个士兵看上去不过十八九岁,但眼神中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

叶文瀚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个名叫陈小虎的士兵的故事。

这个农家出身的少年,在战斗中用机枪消灭了数十名日军,自己却轻伤不下火线。

在战地医院,记者们见到了更加感人的一幕。

伤兵们虽然痛苦,但听说记者来访,纷纷要求把自己杀敌的故事讲出来。

陆雪含着眼泪记录下这一幕,她知道,这些朴实的话语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

下午,采访进入了高潮。记者们获准采访被俘的日军高级军官。

丸山政男虽然沦为阶下囚,但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仪态。通过翻译,他表达了对新一军将士的敬佩。

当被问及对战争的看法时,丸山沉默良久,最后只说了一句:"战争是最残酷的。

采访结束后,记者们聚集在临时搭建的新闻中心,争分夺秒地撰写稿件。叶文瀚在发往《中央日报》的通信中写道:

陆雪则在她的特写中聚焦普通士兵:

外国记者们同样不吝赞美之词。普森在发往《泰晤士报》的报道中写道:

傍晚时分,新一军为记者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会。

记者们的车队在夕阳的馀晖中缓缓驶离万家岭。

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第一手的采访资料,更是对这场伟大胜利的深刻理解。

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刊登了万家岭大捷的消息,新一军的名字随着电波传遍了大江南北。

叶文瀚在返程的汽车上,望着渐渐远去的万家岭,在采访本的最后一页写道:

最新小说: 血染淞沪:一寸山河一寸血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独掌三千界 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 汉末黄巾霸业 系统之妈祖:瀚海一统 名义祁同伟:沙李配?高李配啊! 魔门悟道,我悟出偷袭相对论! 此生爲你,此生唯你 四合院:被迫上学,天天大鱼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