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某地,第74军驻地
第74军军长俞济时接到薛伯陵紧急电令时,他麾下的部队刚刚从一场激烈的战斗中撤下,正在进行短暂的休整和补充。
官兵们脸上还带着硝烟。
作为校长的嫡系王牌,第74军自淞沪会战以来,转战南北,屡立战功,无论是罗店血肉磨坊,还是兰封战役,都打出了“抗日铁军”的威名。
全军上下,从军长俞济时到普通一兵,都带着一种精锐部队特有的自信与傲气。
电令的内容让俞济时眉头一紧。
“丸山支队突破岷山川军防线,直插我南浔路侧后,情况万分危急!
令你部第51师(王耀武)、第58师(冯圣法)即刻出发,以强行军速度驰援岷山以东地区,务必堵住该敌,不得有误!”
“丸山支队……”地图上找到了这支部队
他听说过这支部队,是甲种师团的精锐,但他并未太过担忧。
第74军什么硬仗没打过?什么日军王牌没碰过?
在他看来,这支孤军深入的日军支队,虽然凶悍,但正好是送到嘴边的肥肉,是第74军再立新功的机会。
“命令王耀武、冯圣法,立即集合部队!丢掉不必要的辎重,带足弹药,跑步前进!”
俞济时的命令充满信心,“告诉弟兄们,表现我74军威风的时候到了!绝不能让鬼子从我们这里溜过去!”
军情如火,第74军的反应不可谓不快。
王耀武的第51师和冯圣法的第58师,作为全军的拳头部队,迅速集结。
官兵们虽然疲惫,但士气高昂,他们相信,只要自己的军旗出现在战场上,就一定能扭转战局。
然而,一种微妙的轻敌情绪已经在这支精锐之师中悄然埋下。
他们对当面之敌丸山支队的真实战力、战斗意志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
对即将接防的战场地形,也未能进行充分侦察和周全部署。
他们以为自己是去“围歼”一支孤军,却不知自己即将撞上的,是一头钢铁猛兽。
岷山以东,黄桥铺、聂家山一带
王耀武的第51师率先与丸山支队接火。
王耀武,这位日后成为国军顶级名将的悍将,此时指挥风格勇猛果决。
他试图利用兵力优势,采取正面压制、侧翼迂回的战术,一举击垮丸山支队先头部队。
战斗伊始,确实展现出了王牌军的风采。
51师的火力远比川军猛烈,官兵战术动作娴熟,进攻颇有章法。
日军前沿阵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一度被压缩后退。
然而,丸山政男绝非庸才。
他立刻意识到,遭遇了中国军队的真正主力。
他明白,如果不能迅速击溃当面的阻击,等待他的就是全军复没。
丸山将支队所属和配属的所有火炮,包括山炮、步兵炮、迫击炮集中起来,精准地轰击第51师暴露的机枪阵地。
这种不计弹药消耗的定点清除,给进攻中的51师造成了巨大杀伤。
日军步兵在军官和军曹的带领下,组成一个个决死小队,迎着51师的弹雨,发起了近乎自杀式的连续波浪冲锋。
他们完全不吝惜生命,有时甚至以尸体作为掩护向前推进。
这种疯狂的劲头,是久经战阵的74军官兵也较少遇到的。
王耀武的部队打得异常艰苦。
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预期的快速击溃变成了惨烈的消耗战。
更糟糕的是,由于仓促上阵,对地形不熟,51师一部在迂回过程中,反而陷入了日军缺省的火力陷阱,遭到重大损失。
与此同时,冯圣法的第58师也在另一条战线陷入苦战。
他们试图创建稳固的防线,阻挡丸山支队向东南方向的突进。
但日军不间断的猛攻,硬是在58师的防在线撕开了数道口子。
58师虽奋力反击,但日军的突击部队如同泥鳅一样,总能找到缝隙钻过去。
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丸山支队以惊人的轫性,居然在74军的层层拦截下,再次实现了突破!
其先头部队,竟然打穿了岷山以东的阻击线,继续向着金官桥方向逼近!
消息传到第74军军部,俞济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的部队,他的王牌,竟然没能挡住一支孤军深入的日军支队?!
羞愤的情绪涌上他的心头。
他严令王耀武、冯圣法必须堵住缺口,但前线部队在日军疯狂的连续打击下,已显疲态,伤亡剧增,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来封闭突破口。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
薛伯陵在长官部,几乎是同时接到了两份战报。
一份是俞济时发来的,语气沉痛地报告了阻击失利、防线被突破的情况,并请求处分。
另一份是来自金官桥正面和战区间谍的密报,证实了确有小股日军已渗透至金官桥侧后,并与第106师团取得了零星联系。
虽然尚未能实现大规模汇合,但已对金官桥守军心理造成了巨大冲击,形势岌岌可危。
“74军……竟然也……”薛伯陵放下电文,缓缓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脸上写满了前所未有的失望。
他赖以扭转战局的王牌竟然接连失效。丸山支队这块骨头,比他预想的还要硬得多。
指挥部里一片寂静,所有参谋军官都摒息凝神,不敢打扰这位正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司令长官。
薛伯陵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计算着战场上每一分力量。
74军需要时间重整,其他部队要么深陷正面战场,要么距离太远。
金官桥防线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一旦被日军里应外合突破,不仅前功尽弃,整个赣北都可能崩盘。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那份关于一支特殊部队的报告,新一军。
这支由林风率领在徐州战场被打残,又由他和陈辞修倾力补充重建的德械精锐,此刻正进行最后的整训。
这原本是他准备用在最关键一击上的杀手锏,是打算在彻底围歼106师团时放出的猛虎。
新一军重建未久,虽然装备和人员已大致补充完毕,但默契和战斗力是否完全恢复,尚需实战检验。
此刻动用他们,无疑是仓促的,也是有风险的。
但是,还有别的选择吗?
薛伯陵深吸一口气,猛地睁开双眼,他不能再尤豫了。
战局已经到了不得不押上最后筹码的时刻。
“记录命令!”薛岳的声音打破了指挥部的沉寂。
“一、电令第74军俞济时,着你部继续全力缠斗丸山支队,务必迟滞其与106师团汇合之速度,尽可能消耗其有生力量,等待新的作战指令。”
“二、急电新一军军长林风:”
他停顿了一下:
“赣北战局,已至关键时刻。
丸山支队突破我军层层阻击,威胁金官桥侧后,全局震动。
着你部立即停止一切休整补充,完成战备动员,随时待命出击!
新一军重建之目的,便在今日!望尔等发扬徐州血战之精神,砥定乾坤,力挽狂澜!具体作战任务,另行电达。薛伯陵。”
命令发出,薛岳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林风的新一军上。
这支从绝境中重生、承载了太多牺牲和期望的队伍,能否不负重托,成为稳定赣北战局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