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反转(1 / 1)

日军第106师团在得到冈村宁次的明确指令和“特种弹”补给后,将毒气战术作为了打破僵局的唯一希望。

最初的毒气攻击确实起到了骇人的效果。

当毒气笼罩中国军队阵地时,缺乏基本防护装备的第8军和第70军官兵遭遇了建军以来最残酷的考验。

毒气瞬间瓦解了部队的战斗力。

阵地一度陷入极度混乱,日军戴着防毒面具的步兵得以趁势占领了前沿支撑点。

消息传至第九战区长官部,薛伯陵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倭寇无耻,竟悍然使用国际公法所禁之毒气!此仇不共戴天!”

他一方面紧急向统帅部乃至世界舆论控诉日军暴行,另一方面,严令李玉堂、李觉不惜一切代价稳定战线。

然而,中国军队的轫性超乎了日军的想象。毒气的恐怖并未彻底摧毁守军的意志。

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和惨重伤亡后,幸存下来的官兵们,在各级军官的组织下,开始用生命总结出应对这武器的方法。

没有防毒面具,他们就用湿毛巾浸透尿液包裹口鼻。

他们发现,占据地势较高、通风较好的位置,能一定程度上减缓毒气聚集。

官兵们尽可能地查找山洞躲避最初的毒气复盖。

当毒气稍稍散去,日军步兵跟上时,那些中毒较轻的士兵,会毫不尤豫地冲出掩体,用机枪、步枪和成捆的手榴弹向敌人倾泻怒火。

许多士兵明知自己已吸入毒气,生命无多,便抱定必死决心,拉响集束手榴弹与冲上阵地的日军同归于尽。

他们的牺牲,为后续部队进入阵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白天丢失的阵地,夜晚必然成为中国军队敢死队反击的目标。

这些挑选出来的勇士,利用日军不擅夜战的弱点,冒着可能残留的毒气风险,挥舞着大刀,发动攻势。

往往能将白天失去的阵地再夺回来。

白刃战和肉搏战在月光下惨烈上演,中国军人将中毒牺牲战友的悲愤,全数倾泻在了日军身上。

日军第106师团发现,毒气并非万能钥匙。

它确实造成了中国军队巨大的伤亡和一时的混乱,但无法彻底清除每一个抵抗的堡垒。

中国士兵仿佛是从毒气中重生一般,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和灵活的战法,依旧牢牢控制着金官桥防线的关键节点。

松浦淳六郎期待的“一举突破”并未出现,战局再次陷入了残酷的拉锯。

日军的每一次毒气进攻,依然需要付出鲜血的代价,而占领的阵地也远非稳固。

持续的鏖战,尤其是日军毫无人道的毒气攻击,让坚守金官桥一线的第8军和第70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部队减员严重,许多连队打得只剩下十几人甚至几人,军官伤亡率极高,建制濒临磨灭。

弹药消耗巨大,后勤补给线在日军炮火和飞机骚扰下岌岌可危。

更重要的是,官兵们生理和心理都已达到极限,长期暴露在毒气威胁下,即使幸存者也多有后遗症,士气虽未崩溃,但持续的战斗力已难以为继。

李玉堂和李觉两位军长,几乎每日都将惨烈的战况和巨大的伤亡数字上报给薛伯陵。

字里行间,充满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也透露出难以掩饰的疲惫。

他们可以战死,但部队不能被打光,金官桥防线更不能丢。

薛伯陵在长官部,面对着一份份触目惊心的战报,心如刀绞。

他深知,第8军、第70军已经完成了他们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绝对劣势和毒气攻击下,将日军第106师团死死拖在金官桥数月,挫败了其与101师团会师的企图,为全局赢得了宝贵时间。

再让他们硬撑下去,这两支英雄的部队很可能真的会全军复没在阵地上。

“不能再这样消耗下去了!”薛伯陵对着地图,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必须把他们撤下来休整!金官桥阵地,需要新的生力军来接防!”

他目光扫过麾下可用的部队,最终定格在第4军欧震部和第64军李汉魂部上。

这两支粤军部队,同样以善战着称,且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士气正旺。

“命令!”薛伯陵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第4军、第64军,立即做好战斗准备,接替金官桥第8军、第70军防务!换防行动务必隐秘、迅速,绝不能让日军察觉!”

最新小说: 此生爲你,此生唯你 四合院:被迫上学,天天大鱼大肉 玄穹道争 知不可忽骤得 东京:幕后玩家 快穿:心机宿主又在套路正缘 那年,花落夏海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万人嫌揣着龙祖的蛋跑了! 元素化身之第七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