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休整4(1 / 1)

文化教育也被提上日程。

部队里文盲比例很高,林风命令:“三个月内,所有士兵必须认识200个常用字,会写家信!

军官要达到一千字以上!”营地各处挂起了识字牌,晚饭后,以班排为单位,由识字的军官或老兵担任教员,在油灯下,开始了文化的启蒙。

琅琅读书声,成了军营夜晚一道新的风景。

这不仅是为了扫盲,更让士兵能理解更复杂的命令,阅读战报宣传品,提升整体素质。

政治部的作用被强化。

他们创办了《新一军壁报》,刊登战况、英雄事迹、训练标兵,也发表士兵写的短文、诗歌。

他们还组织歌咏队,教唱《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曲,雄壮的歌声极大地凝聚了士气,

此外,各种文体活动也蓬勃开展。

比武竞赛、球类运动、甚至自编自演的话剧极大地丰富了官兵的业馀生活。

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官兵之间的情谊加深,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空前高涨。

林风本人便是最好的表率。

他时常深入连队,与士兵一同用餐,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困难。

他能叫出许多老兵的名字,记得他们来自哪里,立过什么功。

这种“官兵一体”的作风,让士兵们觉得,军座与他们同在,他们是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思想的统一,将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的官兵紧紧团结在一起,铸就了新一军不屈的军魂。

军队的脊梁在于军官。

林风清楚,重建军官队伍,培养中坚力量,是确保新一军战斗力持续生成的关键。

“军官战术训练班”在营地一角正式挂牌。

林风亲任校长,各师旅长、资深参谋轮流授课。

学员不仅包括新提拔的年轻军官,也有部分需要知识更新的老行伍。

课程内容极其务实:连排级攻防战术、步炮协同要领、地形判读与利用、夜间作战指挥、后勤保障组织,甚至包括如何做战前动员和战后总结。

课堂上常以徐州战例进行复盘推演,总结经验教训。

“光说不练假把式。”林风强调。

在训练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他下令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实兵对抗演习。

以79师为基干加强的“蓝军”,防守一片缺省山地阵地,以80师和新兵为主组成的“红军”,负责进攻。

演习设置了复杂情况:炮火准备、迂回穿插、阵地争夺、预备队投入、通信中断应急处置等。

演习场上,杀声震天,虽然没有实弹,但紧张程度不亚于真实战斗。

军官们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检验着自己的指挥能力、应变能力和与友邻的协同能力。

暴露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单位进攻脱节,有的防守漏洞百出,有的通信不畅导致指挥失灵。

演习结束后,林风立即召集所有参与军官,进行长达数小时的复盘讲评。

他毫不留情地点出各单位的失误,剖析原因,并引导大家讨论改进方案。

这种总结,让军官们印象深刻,收获巨大。

一批有潜力的年轻军官在演习中脱颖而出,进入了高层视野。

与此同时,对士兵的专业技能认证也在同步进行。

神枪手、投弹能手、爆破专家、机枪射手……

通过考核者,授予相应徽章,并享受一定的津贴待遇。

这极大地激发了士兵们钻研技术的热情,“精兵”意识深入人心。

通过这些措施,新一军的军官团和士官队伍得到了系统性提升。

他们不再是仅凭勇武的匹夫,而是逐渐成长为懂得思考、善于指挥、勇于负责的军中砥柱,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储备了宝贵的指挥人才。

最新小说: 名义祁同伟:沙李配?高李配啊! 魔门悟道,我悟出偷袭相对论! 此生爲你,此生唯你 四合院:被迫上学,天天大鱼大肉 玄穹道争 知不可忽骤得 东京:幕后玩家 快穿:心机宿主又在套路正缘 那年,花落夏海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