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合围圈已然形成,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蔽日。
然而,在这本该同心协力、共歼顽敌的时刻,战场的一角却弥漫着一种与周围惨烈氛围格格不入的算计。
第二十军团指挥部设在一处相对完好的地主大院里,与前沿阵地的血腥泥泞相比,这里显得过于安静。
军团长汤恩伯,这位黄埔嫡系委员长的宠将,并未象其他将领那样亲临一线督战,而是背着手,在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缓缓踱步。
他面色沉静,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从容,但微微蹙起的眉头和偶尔闪铄的眼神,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权衡与挣扎。
地图上,代表他麾下关麟征52军、王仲廉85军的蓝色箭头,已然楔入了台儿庄以北地区,成功切断了津浦路,占据了关键高地,完成了合围圈的北面封锁。
任务,从纸面上看,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但他的部队在初步达成战术目标后,进攻的锐气似乎悄然减缓了下来。
大规模的突击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较为谨慎的推进以及对被围日军外围支撑点进行“火力侦察”和“逐步蚕食”。
“军座,” 心腹参谋长在一旁低声汇报,语气带着试探,“孙震的川军和那些杂牌在南边打得很凶,伤亡极大,但确实把鬼子压得够呛。
矶谷师团主力现在都被吸引在台儿庄内核和东南方向…你看,我们是不是…”
汤恩伯抬起手,打断了参谋长的话。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台儿庄内核局域那个巨大的红色包围圈。
“急什么?” 汤恩伯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腔调,
“矶谷廉介是块硬骨头,困兽之斗,最为凶狠。让孙仿鲁和孙震他们先去啃,去消耗鬼子的兵力和锐气。
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鬼子筋疲力尽的时候,我们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压上去,给予最后一击!
这样,既能减少我军团之损失,又能攫取最大之战果,岂不两全其美?”
他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利用杂牌军和地方部队的血肉之躯去消耗日军,自己的嫡系中央军则养精蓄锐,最后时刻出场摘取“台儿庄大捷”的最大功劳。
既能向委员长交代战果,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实力,在这乱世之中,有枪有人才有地位,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
“报告!军座!新一军林风所部之79师,已向我部左翼靠拢,其先头部队甚至已经越过结合部,向当面日军据守之刘家湖阵地发起试探性攻击了!” 一名作战参谋急匆匆进来报告。
“什么?林风?!” 汤恩伯的眉头瞬间拧紧,脸上那丝从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惊愕和愠怒,
“他新一军不是总预备队,负责阻援和兜底吗?谁让他擅自主动进攻的?李德林的命令?”
“不清楚…似乎…是林风军长自己的决断…”
汤恩伯的心猛地一沉。林风!
这个同样是委员长嫡系、却偏偏不怎么“懂事”的愣头青!
他的新一军装备精良,兵员充实,是第五战区为数不多的硬骨头之一。
他这一动,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只是杂牌军在血战,他汤恩伯可以借口“审慎”、“减少伤亡”而不前,委员长即使知道,也多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杂牌的命不值钱。
但现在,林风的新一军也冲上去了!而且一上来就打得如此积极主动!
一旦林风的新一军在攻坚中损失惨重…委员长会怎么想?他汤恩伯手握重兵,却在一边坐视另一支嫡系部队流血牺牲?
委员长最恨的就是这种保存实力、见死不救、尤其是见嫡系死救而不救的行为!
这要是被捅上去,或者仅仅是让委员长产生了这种猜疑,他汤恩伯在老头子心中的地位必将一落千丈!
甚至可能被扣上“贻误战机”、“不顾大局”的帽子!
到时候,别说战功了,能不能保住现在的位子都难说!
想到此处,汤恩伯背后瞬间惊出一层冷汗。
他之前的算计,在林风这突如其来的“搅局”之下,变得无比危险和愚蠢。
他再次看向地图,目光变得焦灼起来。
林风的79师正在攻击的刘家湖阵地,虽然只是日军外围防线,但位置关键,若能拿下,无疑会极大缓解南线川军的压力,并加速合围圈的收缩。
如果79师打下来了,而他汤恩伯的部队还在“巩固阵地”,那对比就太鲜明了!
如果79师攻击受挫,伤亡惨重,而他却按兵不动…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该死…” 汤恩伯低声咒骂了一句,既骂林风的不知趣,也骂自己差点因小失大。
他迅速权衡利弊,还是觉得先看看情况。